• <tr id='wGiq11'><strong id='wGiq11'></strong><small id='wGiq11'></small><button id='wGiq11'></button><li id='wGiq11'><noscript id='wGiq11'><big id='wGiq11'></big><dt id='wGiq11'></dt></noscript></li></tr><ol id='wGiq11'><option id='wGiq11'><table id='wGiq11'><blockquote id='wGiq11'><tbody id='wGiq11'></tbody></blockquote></table></option></ol><u id='wGiq11'></u><kbd id='wGiq11'><kbd id='wGiq11'></kbd></kbd>

    <code id='wGiq11'><strong id='wGiq11'></strong></code>

    <fieldset id='wGiq11'></fieldset>
          <span id='wGiq11'></span>

              <ins id='wGiq11'></ins>
              <acronym id='wGiq11'><em id='wGiq11'></em><td id='wGiq11'><div id='wGiq11'></div></td></acronym><address id='wGiq11'><big id='wGiq11'><big id='wGiq11'></big><legend id='wGiq11'></legend></big></address>

              <i id='wGiq11'><div id='wGiq11'><ins id='wGiq11'></ins></div></i>
              <i id='wGiq11'></i>
            1. <dl id='wGiq11'></dl>
              1. <blockquote id='wGiq11'><q id='wGiq11'><noscript id='wGiq11'></noscript><dt id='wGiq11'></dt></q></blockquote><noframes id='wGiq11'><i id='wGiq11'></i>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魅力兴安
                • 今日兴安

                • 经济发展

                • 行政区划

                • 历史文化

                • 民族人口

                • 自然地理

                • 旅游名城

                • 气候特点

                • 著名人物

                  兴安盟(“兴安”系满语,汉语为“丘陵”之意)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东北、东南分别与黑龙江、吉林两省毗邻;南部、西部、北部分别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相连;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公里。设有中国阿尔山—蒙古松贝尔国际季节性开放口岸。总面积近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64万,少数民族人口占49%,其中蒙古族人口占44%,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比例较高地区。1980年兴安盟恢复盟建制,现辖两市(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三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扎赉特旗)一县(突泉县),其中,阿尔山市和科右前旗为边境旗市,乌兰浩特市为盟委行署所在地。

                  兴安盟是革命老区。1947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就诞生在这里,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最早实践地。拥有“五一会址”、“乌兰夫办公旧址”、“民族解放纪念馆”等一批革命旧址。

                  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200多条,水库25座,总库容1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50亿立方米,居自治区第二位,是东北地区的“水龙头”,具备水煤组合、发展新型煤化工和新型能源的独特优势。

                  生态地位重要。位于嫩江、松花江流域和科尔沁沙地源头,是大兴安岭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利用草原面积3900万亩、森林面积2400万亩、可利用荒漠化土地面积2000万亩,生态服务价值、碳汇功能潜力巨大,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服务区。

                  原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0个,总面积1000多万亩。特别是阿尔山地区集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于一身,拥有温泉、湿地、火山、冰雪、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是典型的生态文明体验区。

                  农牧业发展条件较好。年均降水量400—450毫米,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是世界公认的“玉米黄金种植带”和“最佳养牛带”。耕地面积1200万亩,粮食总产量577.62万吨,牲畜存栏837万头只。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周边400公里范围内有一盟两市三省一国,靠近东北市场,位于黑吉辽三省区的扇形中心,是东北地区乃至东北亚地区连接俄蒙的重要经济通道。目前虽然已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但通道基础设施条件仍需进一步改善提升。

                  跨区域配置资源便利。地处大兴安岭成矿带核心区,以有色金属资源为主,地下蕴藏铅、锌、铜、镁、铁等资源;在经济运输半径内,由周边的蒙古国和呼伦贝尔、锡林郭勒、通辽等地构成一个煤炭资源富集圈。

                  初步核算,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18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36.8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81.48亿元,增长4.8%。在地区生产总值中,一、二、三次产业比例为?32.6:29.0:38.4。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5%、29.8%和31.7%。全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419元,比上年增长5.9%。?

                  2020年,兴安盟委、行署团结带领全盟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有效挖掘和释放经济发展潜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砥砺奋进、真抓实干,着力推动经济稳健前行,全盟经济呈现稳中有进发展势头,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18亿元,增长7.6%;第二产业增加值136.82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81.48亿元,增长4.8%。三次产业比例为32.6:29.0:38.4。第一、二、三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5%、29.8%和31.7%。全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419元,比上年增长5.9%。

                  年末全盟户籍人口163.9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27万人;蒙古族人口71.71万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口8.79万人。据2018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年末全盟常住人口160.79万人,出生率为8.85‰,死亡率为6.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9‰。城镇化率为49.06%,比上年提高0.70个百分点。

                  年末全盟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12.60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50万人;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不含阿尔山森工集团和铁路职工)10.63万人,减少1.09万人;城镇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14.78万人,减少1.84万人。

                  全盟城镇新增就业13180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40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4.0%。

                  新动能新产业加快培育。全年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72.3%。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6.5%。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975.08千公顷。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577.62万吨,比上年增加74.20万吨,增长14.7%,其中:稻谷产量65.05万吨,增产23.08万吨,增长55.0%;玉米产量452.38万吨,增产40.68万吨,增长9.9%;大豆产量17.66万吨,增产4.46万吨,增长33.8%;薯类产量3.11万吨,增产1.88万吨,增长154.4%。

                  年末牲畜存栏837.00万头(只、口),比上年末增长16.5%,其中:生猪存栏43.24万口,下降2.7%;牛存栏50.20万头,下降1.4%;羊存栏734.22万只,增长19.4%。全年牲畜出栏857.23万头(只、口),比上年增长5.5%。牲畜出栏率119.3%。全年肉类总产量23.75万吨,比上年增长3.6%;牛奶产量37.85万吨,增长8.7%;禽蛋产量2.87万吨,增长25.8%。全年水产品产量9637吨,比上年下降1.2%。

                  年末全盟农牧业机械总动力448.25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4.3%。全盟有大中型拖拉机3.56万台,小型拖拉机12.57万台,农用水泵8.23万台,节水灌溉类机械0.78万套。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57.79千公顷,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89千公顷。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30.55万吨,比上年增长3.2%;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608吨,下降44.3%;农村用电量35102万千瓦时,下降6.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1%。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6%,集体企业增加值下降7.4%,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加值下降10.5%。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26.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7%,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8%。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全盟原煤产量274.43万吨,比上年增长48.9%;卷烟产量25.52万大箱,下降1.8%;液体乳产量8.19万吨,下降3.8%;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1.39万吨,增长64.6%;钢材产量121.01万吨, 增长34.5%;发电量77.86亿千瓦时,增长49.4%,其中:风力发电21.42亿千瓦时,增长41.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7.5%,实现利润总额下降43.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9.4%。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全盟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建筑施工企业41个。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9.03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2.0%;房屋建筑竣工面积74.67万平方米,增长4.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16.7 %。从三次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2.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37.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4.92亿元,比上年增长124.2%。全年房地产企业房屋施工面积530.5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2%;房屋销售面积80.43万平方米,下降14.4%;房屋销售额31.20亿元,增长1.5%。

                  五、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66亿元,比上年增长6.0%。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6.22亿元,增长5.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5.44亿元,增长9.5%。分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额27.04亿元,增长11.7%;商品零售额234.62亿元,增长5.4%。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9.7%,其中:进口总额0.38亿元,增长169.2%;出口总额1.01亿元,增长117.7%。全年共引进国外资金1537万美元。

                  六、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

                  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4422万吨,比上年增长8.5%;完成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894726万吨公里,增长8.1%。全年完成公路旅客运输量247万人,比上年下降32.3%;完成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50836万人公里,下降31.5%。年末全盟公路通车里程13271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9%,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3167公里。年末全盟汽车保有量26.3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8.9%,其中:个人汽车保有量24.67万辆,增长9.4%,在个人汽车保有量中载客车保有量21.99万辆,增长9.9%。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13.33亿元,比上年下降1.1%,其中:邮政业务收入2.26亿元,增长20.0%,在邮政业中快递业务收入0.85亿元,增长30.6%;电信业务收入11.07亿元,下降4.6%。年末本地电话用户6.95万户,比上年末下降14.7%,其中:城市电话用户5.90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05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89.94万户,增长9.1%,其中:4G移动电话用户157.42万户,增长20.0%。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5.5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4.9%;移动互联网接入用户158.84万户,增长18.9%。

                  全年接待国内游客1078.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5.0%;接待境外游客3086人次,增长21.9%。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08.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0%;入境旅游收入252.00万美元,增长21.7%。

                  七、财政、金融

                  全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5.96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入地方库税收收入19.41亿元,下降4.9%。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6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6.54亿元,下降0.6%。财政民生支出202.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其中:教育支出30.48亿元,下降0.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0.47亿元,增长4.7%;农林水事务支出67.17亿元,增长32.5%。

                  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64.8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0%,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93.78亿元,增长22.5%;住户存款余额356.97亿元,增长11.5%。年末全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9.50亿元,比上年末下降7.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75.35亿元,增长8.4%;短期贷款余额343.10亿元,下降16.1%。

                  年末全盟有证券经营机构1家;证券公司开户数25140户,比上年末增长2.7%;全年证券交易额41.62亿元,下降18.3%。

                  截至年末,全盟有开展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29户。全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28.81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0.61亿元,增长7.9%;人寿险保费收入18.21亿元,增长23.9%。全年保险业各类赔款与给付支出10.17亿元,比上年下降36.0%,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6.55亿元,赔付率61.7%;人寿险赔付支出3.62亿元,赔付率19.9%。

                  八、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盟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7元,比上年增长10.4%;全盟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472元,增长8.1%。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355元,比上年增长7.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41元,增长7.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0.04%;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2.24平方米。全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24元,比上年增长12.8%;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575元,增长8.8%;农村牧区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73%;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29.72平方米。

                  

                  年末全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2.5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5%,其中:参保职工18.62万人,离退休人员13.9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40.00万人(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合计参保人数),与上年持平,其中:退休人员6.42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00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2.7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3.70万人。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全盟共有高等教育学校2所;全年招生4178人;年末在校学生12521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4818人;全年毕业学生371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5所;全年招生3853人;年末在校学生11103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4904人;全年毕业学生3475人。普通高中18所;全年招生7728人;年末在校学生24375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15201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14264人;全年毕业学生8276人。普通初中61所;全年招生15207人;年末在校学生43027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25735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24474人;全年毕业学生11219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7.3%。小学119所;全年招生14103人;年末在校学生83921人,其中:少数民族在校学生52692人,少数民族在校学生中有蒙古族51454人;全年毕业学生15198人;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10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0%。特殊教育学校4所,年末在校学生576人。全盟幼儿园在园幼儿39063人。

                  全年共取得盟级科技成果10项,申请专利号289项,获专利权46项。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30万元。年内推广盟级实用技术130项,区级重点技术16项。年内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13万人次,培训乡村技术骨干0.6万人次,送科技下乡2613人次,受益群众18万人次。

                  年末盟旗两级共有图书馆6个,藏书量58.95万册。博物馆13个,群艺馆(文化馆)7个,文物管理站(所)7个。全盟共有专业艺术团体5个,其中:乌兰牧骑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6个;乡镇苏木综合文化站56个;村嘎查草原书屋847家。全盟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自治区级16处,旗县级6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项,自治区级57项,旗县级20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6人,自治区级57人,旗县级765人。有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全盟文化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13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59人,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57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02人。全年专业艺术团体送文化送戏下乡336场(次)。

                  年末全盟有旗县级以上广播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9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34%,数字电视用户18.61万户。全年盟级报刊发行量达2.02万份,其中:蒙文版0.38万份。

                  全年全盟运动员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共获得奖牌81枚,其中:金牌35枚,银牌25枚,铜牌21枚。全盟共举办县级及以上运动会26次,参赛运动员1万余人次,观众15余万人次。

                  十、卫生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盟共有卫生机构1772个,其中:医院、卫生院(含疗养院)125个;各类医疗单位实有床位9260张;有卫生技术人员11052人,其中: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4240人,注册护士4148人。全盟有妇幼卫生保健机构7个,卫生技术人员253人。全盟有专科疾病防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卫生技术人员275人。全盟有卫生院(含疗养院)94个,床位2139张,卫生技术人员1667人。全盟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4个,床位25张,卫生技术人员546人。

                  年末全盟有城镇社区服务中心153个。全盟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机构拥有床位9726张,年末在院人数5857人。全盟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3.00万人,比上年下降18.5%;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10.71万人,下降15.0%。

                  十一、资源、能耗

                  全年完成营造林面积50.31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22.98千公顷;年末四旁(零星)植树300.00万株,育苗面积2.60千公顷。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46.9%,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增长49.7%。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吨水泥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7.6%,吨钢综合能耗增长6.1%。

                兴安盟? 辖2个县级市、1个县、3个旗。即乌兰浩特市、阿尔山市、突泉县、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

                地区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数量(人)

                邮政编码

                行政区划代码

                兴安盟

                55131

                1650412

                137400

                152200

                乌兰浩特市

                2240

                321581

                137400

                152201

                阿尔山市

                7398

                45951

                137800

                152202

                突泉县

                4797

                303694

                137500

                152224

                扎赉特旗

                11116

                390877

                137600

                152223

                科尔沁右翼前旗

                16791

                332815

                137400

                152221

                科尔沁右翼中旗

                12790

                255494

                029400

                152222

                  

                  一、兴安红色文化的基本含义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为了把兴安红色文化发生、发展的过程说清楚,我们有必要对我盟抗战胜利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这段历史作个简要的回顾。

                  (一)兴安盟是全国解放战争初期的1946年1月设制的,隶属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下辖五旗一街,即:西科前旗、西科中旗、西科后旗(“西科三旗”于1949年恢复“科尔沁右翼三旗”称谓)、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王爷庙街。1946年5月,撤销东蒙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盟政府改隶兴安省政府,至1947年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时撤销。在这期间,所辖旗街未变。1946年11月成立中共西科前旗工委,同时兼兴安盟工委,领导西科前旗、西科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王爷庙街党的工作。当时西科中旗党的工作归中共辽吉省委领导。1947年7月成立中共兴安盟中心旗委,1948年11月改建为中共兴安盟工作委员会。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中共兴安盟工委领导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科右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1949年3月划归兴安盟)党的工作。1948年11月,成立兴安盟人民政府,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盟政府下辖科右中旗、科右后旗、喜扎嘎尔旗、扎赉特旗和突泉县五个旗县政府。科右前旗政府由兴安盟政府兼。这是兴安盟成立初期的组织沿革。

                  (二)兴安盟盟旗两级党政组织,是在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争夺东北、争夺东蒙、争夺兴安地方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大家知道,早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包括今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和区外的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后旗、杜尔伯特旗、伊克明安旗等地--作者注)就沦为侵华日军的殖民地。日本侵略者及其代理人,先后在王爷庙置伪兴安省和兴安总省,把王爷庙打扮成了奴役整个东蒙的殖民统治中心。1945年8月15日侵华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王爷庙很快成为东蒙古民族自治运动的中心。当时,这里的局势很复杂。一些人主张“内外蒙合并”,一些人主张“高度独立”自治。东蒙同样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抉择。中共中央东北局、西满分局对东蒙地方的自治运动极为关注,先后派张策、朱继先、胡秉权、胡昭衡、张义诚等到王爷庙开展工作。

                  (三)张策等人来王爷庙后,于1946年4月5日,组建了中共东蒙工作委员会,为东蒙地方第一个省级党的组织。同年5月,根据“四三”会议精神,撤销东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兴安省政府,同时将中共东蒙工委改建为兴安省工委。同年6月,东北战局恶化。在党的领导下,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人民,奋起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很快扭转了战局,将东蒙建成位于我党我军主力后方的巩固根据地。1947年2月,以乌兰夫为首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机关抵达王爷庙。同年4月23日到5月1日,内蒙古首届人代会在王爷庙隆重举行,会议选举产生了以乌兰夫为主席的内蒙古自治政府。这是内蒙古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开创了内蒙古民族解放的新的历史纪元。同年7月9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成立。这些是我们兴安大地的大事要事,同时也促成我们兴安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由初创走向成熟,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所以,兴安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革命斗争,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文化。可以概括为:(一)兴安红色文化特指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至新中国成立前这个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领导下形成与产生的我们兴安地方的历史文化;(二)兴安红色文化起源于大革命后期,经过抗日战争,形成于全国解放战争初期,成熟于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和兴安盟党政组织的健全完善,并统一于内蒙古民族民主革命之中,统属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文化。

                  二、兴安红色文化的形成和产生

                  (一)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在东蒙的传播是兴安红色文化产生的前提。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蒙古族聚居区。1921年中国共产党创建后,就十分关心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事业。早在党的二大,党就提出了关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核心问题是:“蒙古、西藏、回疆三部实行自治,成立民主自治邦,”“用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强调了反对民族压迫,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提出了民族地方应实行区域自治的基本主张。这在当时的影响很大,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方的民族解放斗争指明了方向。1925年,在中共北方区委的领导下,内蒙古地方开始有了党的活动,先后创建了热河、察哈尔、绥远、承德等党的地方组织,这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在东蒙的传播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

                  (二)东蒙的沦陷,反满抗日的影响和斗争,是兴安红色文化产生的重要基础。1932年,日本人扶植了一个伪傀儡政权--满洲国。东北各族人民奋起反抗伪的殖民统治。现在看,有些历史事件,对东蒙地方的影响较大:一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扎兰屯、江桥、博克图一带的抗日斗争;二是1940年至1943年,抗联丛世和部在我盟境内扎赉特旗一带的活动;三是受共产国际东方蒙古支部派遣、曾在北平蒙藏学校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特木尔巴根等在东蒙地方的活动;四是以哈丰阿为代表的民族进步人士对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和传播;五是蒙古民族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对法西斯殖民统治和民族压迫的不满情绪;六是民族下层和贫苦农牧民的悲惨生活。因此,也就有了抗战胜利前夜,伪陆军兴安军官学校师生,在王海山等的组织领导下,杀死日本反动军官,迎接苏联红军的这一“八·一一”起义的壮举。也就有了日伪投降后,东蒙地方民族解放“热”的升温和自治运动的兴起。

                  (三)抗战胜利以后,东蒙自治运动的兴起和党的工作,则是兴安红色文化发生、发展的关键。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工作的指示》和东北战场态势,党派干部赴东蒙开辟工作。现在分析起来,主要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专做东蒙地方自治运动领导人的工作。象胡秉权、朱继先、张策来王爷庙,中共中央东北局请东蒙代表团去沈阳,还有后来的“四三”会议都属于这种情况,目的在于解决东蒙自治运动的性质、方向、道路和党对东蒙地方自治运动的领导问题。二是分别地域开展工作,实行“蒙地蒙治、汉地汉治”,建立党的组织,创建民主政权。象冀热辽李运昌所部在赤峰一带,新四军三师黄克诚部在通辽、阜新一带就属于这种情况。三是党在帮助东蒙地方进行民族自治过程中,在妥善处理我党我军与东蒙的双边关系时,组建党的领导机关和盟、旗工作委员会来领导东蒙地方的工作。例如中共东蒙工委在王爷庙成立以后,就做了大量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开展自治运动,进行民族解放斗争的工作,打开了东蒙党的工作新局面。

                  依据如上分析,兴安红色文化的形成与产生大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一是萌芽初始阶段(1931.9-1945.8)。这个阶段,应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开始,主线是东北抗联的活动和特木尔巴根等人在东蒙地方的活动,到1945年8月葛根庙“八·一一”起义结束。前后十四年的历史。

                  二是曲折发展阶段(1945·8-1946·4)。这一阶段,应从抗战胜利后的东北、东蒙光复开始,主线是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地方的民族自治运动,至1946年4月“四三”会议的召开结束。前后近一年时间。

                  三是乘势发展阶段(1946·4-1947·4)。这一阶段,应从“四三”会议的召开开始,主线是东蒙自治政府的撤销、兴安省政府的成立和东蒙根据地的创建,到以乌兰夫为首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领导机关抵王爷庙着手筹建内蒙古自治政府结束。前后一年左右的时间。

                  四是走向成熟阶段(1947·4-1949·10)。这一阶段,应从内蒙古首届人代会的召开开始,主线是内蒙古党政军组织的建立、兴安盟地方党政组织的健全完善和土地改革、支前支战,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结束。前后二年半多一点的时间。

                  三、兴安红色文化的内容和特征构成兴安红色文化本质内容的主要有两大体系或者说是两大形态:

                  一个是理论形态。理论形态的基石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的学说。具体到我们兴安盟地方,主要有为什么要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怎样进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的性质、方向、道路以及具体的方针与任务又是怎样的等一系列内容。构成或者说是能反映和再现这些历史文化内容的文电、文稿、草纲、法规等文献资料、档案资料、报刊图书资料主要有《中共中央关于内蒙工作的指示》、《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问题会议的主要决议》、《乌兰夫同志在内蒙与首届人代会上的政治报告》、《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地区简史》等。这些是我们研究兴安红色文化的基石,也是我们兴安红色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

                  一个是实践形态。实践形态是理论形态的反映,并能动地作用于理论形态的发展。如果把兴安红色文化提高到新民主主义的反帝反封建反民族压迫的这一历史文化的高度来认识,兴安红色文化则包融了当时政治、军事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具体可概括为党的领导、自治运动、武装斗争和民族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内容相当广泛,涵盖了党领导兴安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实现民族解放的全过程。进一步地讲,构成兴安红色文化实践形态的,还有三大版块,即:兴安盟地方、东蒙地方和内蒙古地方革命斗争的历史文化版块。这“三大版块”,是由我们兴安盟是由蒙古革命的老区,王爷庙是东蒙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是自治区首府等特殊的历史地位所决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依托,互为条件,谁也离不开谁”。基本内容包括:一是内蒙古、东蒙、兴安省和兴安盟党政军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二是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民族自治运动的开展和东蒙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三是东蒙人民代表大会在葛根庙的召开和东蒙第二届临时代表会议、内蒙古首届人代会在王爷庙召开;四是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解放区和内蒙古解放区的开辟和建设;五是兴安盟地方的减租减息、剿匪反霸、土地改革、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包括基层党政军组织、群团组织的健全完善和公开建党;六是兴安人民的子弟兵内蒙古骑兵第一师的成长壮大和兴安人民的支前支战。

                  

                  

                ?????? 兴安盟总人口163.93万,由蒙、汉、满、朝鲜、回等20多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兴安盟是中国蒙古族人口比较集中的盟市,有蒙古族人口71.51万,这里蒙古族人口比例大,聚居程度高,蒙古语和传统文化保护比较好。

                  乌兰浩特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比较多的城市,蒙古族人口10万人,占总人口的31.4%。

                  科尔沁右翼前旗和乌兰浩特市:两地有蒙古族人口25.69万人。

                  科尔沁右翼中旗是中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旗县,有蒙古族人口21.88万,占总人口的86.6%。

                  扎贲特旗蒙古族聚居程度高,北部八乡蒙古族占总人口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 突泉县总人口30.04万人,蒙古族人口6.35万人,占比为21.1%。

                  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向松嫩平原过渡带,由西北向东南分为四个地貌类型:中山地带、低山地带、丘陵地带和平原地带,海拔高度150一1800米。南北长380公里,东西宽320公里。山地和丘陵占95%左右,平原占5%左右。被誉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净土”。与地貌特征相关,经济区划大致分为林区、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林区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主脊线的中山地带,有7000多平方公里。牧区主要集中在乌兰毛都低山地带,有8000多平方公里。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分布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有45000多平方公里。

                扎赉特旗梦幻神山

                ? ? ?位于巴彦乌兰苏木、巴达尔胡镇、阿尔本格勒镇交界处,距音德尔镇西北70公里,距齐齐哈尔市190公里,距乌兰浩特市110公里。神山旅游区是兴安盟重点旅游区。神山是系大兴安岭余脉,是一座独立的山峰。相对高度300——400米,主峰海拔858.8米,东北西南走向, 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13公里。山体为土石结构,以花岗岩为主。

                ??? 神山,元代至清代初被称为朵云温都儿(古代蒙古语称山为温都儿)。在清乾隆年间被尊为乌力吉朝格图敖拉。藏语称其为拉喜扎力布,意指吉祥的神(帝)。因忌讳直呼其名,人们称其为博格多敖拉(汉语意为“神山”)。

                ??? 神山,作为扎赉特旗的象征以她高大峻伟闻名遐迩。神山,以大自然的断裂而强烈风化剥蚀和流水切割形成的奇峰、怪石、峰丛、峰林、石林、石墙、球状风化石、锅穴等奇特景观。罕见的岩穴、锅穴等地质景观,其成因至今仍是一个迷,因此,具有极强的科考价值。站在远处遥望神山,云岭苍茫,如巨龙腾空。近看怪石嶙峋,峰险谷深。巍巍神山,嵯峨险峻,令人咂舌。阴雨天云缠雾绕,难辨其真面目。晴朗天亦轻烟漫漫,如薄纱裹体,给人以神奇迷离之感。站在神山脚下,听林涛阵阵,飞鸟欢唱,望奇峰怪石,游人争攀,真是林涛阵阵回谷底,飞鸟翩翩绕旧巢,奇峰怪石别具色,游人到此不辞劳。登临神山,只见深谷幽幽,峭石环立。极目远眺,层峦迭障,连绵起伏,如万马奔腾。使人无不感叹造物之神奇,大自然之鬼斧神工,让人们从心里感受到它的威严。

                ??? 神山一带山高林密,水源丰富。通过人工引流和修饰,大量的山坡径流水和数不尽的山泉水汇集一处,形成了明镜般的高山湖,即神山水库。水库四周青山倒映,天光云影徘徊其中,如翠袖镶珠,何其明澈娇丽。诗曰:“深浅翠屏一重重,俨如少女卧闺中,玉骨冰肤洁如镜,一代风姿一代容”。

                ??? 神山重点旅游景点:

                ??(1)?? 神秘的仙人洞:在神山东侧山腰上有一个能容纳200多人的神秘大山洞。洞内空气湿润,通气、通阳光,游人挡风遮雨休闲的好地方。当地人称其为仙人洞。

                ? (2)?? 石老爷山:位于神山山群的西部,是神山的最高峰。石老爷山顶部有一块60多米高的巨石,似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硝烟弥漫的疆场上指挥着千军万马。

                ??(3)?? 神山石狮:在神山南腰上众多奇峰怪石当中狮石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大石头。外形与狮子相似。身高4米、宽2.8米。

                ? (4)?? 神山那达慕和祭祀山神活动:每年的6月17日,在神山石老爷峰前的草场上当地蒙古族农牧民自发组织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摔跤、射箭、赛马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的那达慕(娱乐活动),那达慕期间在神山主峰上开展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特殊的宗教风俗习惯——祭祀山神活动。

                  资料取自乌兰浩特国家基本气象站,观测场位置:东经122°03′、北纬46°05′、海拔高度274.7米,建站时间1949年10月。现址启用时间1960年10月1日。

                  乌兰浩特市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处于大兴安岭与松辽平原接合处,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南部是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和草地;中北部大多为水田和水浇地;城区为工业和商业集中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热短促,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无霜期较短,日照充足,积温有效性高,降水量偏少,蒸发量大。年平均风速2.7m/s,最多风向为W风,风向频率为23%,次多风向为WNW风,风向频率为18%。全年平均无霜期为125~201天。年降水量分布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年平均降水量433.4mm,主要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75%。最大日降水量120.8mm,出现在1988年7月16日。年平均气温5.6℃,极端最高气温40.3℃,出现在1997年6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34.0℃,出现在2001年2月4日。年平均日照时数2662.7h。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大风、洪涝、沙尘暴、寒潮等,其中干旱是影响农牧业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旭日干(1940.8.24-2015.12.24)家畜繁殖生物学与生物技术专家。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右前旗。1965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生物系。1984年获日本兽医畜产大学兽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内蒙古大学教授、校长。兼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70年代以来长期从事以家畜生殖生物学为中心的现代畜牧业高技术的研究。首次探索出山羊、绵羊和牛精子体外诱导获能的途径,培育出世界首例试管山羊和国内首胎、首批试管绵羊、试管牛,并建立了规模化生产试管牛、羊的整套技术工艺。系统地观察和记录了牛、羊卵巢卵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早期发育的形态学变化及其规律,为揭开哺乳类动物受精之谜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在家畜育种研究中创造性地应用体外受精的理论与技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试管内杂交育种技术,为家畜改良和育种开创了新的技术途径。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地 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兴安盟党政大楼电话: 0482-8266664传真: 0482-8266661Email: admin@xam.gov.cn

                兴安盟行政公署主办政府网站标识码 1522000001蒙ICP备05002755号-2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09号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